乐博乐博:发布会上来了个95后!来看GPT-5和它背后的年轻人
2025-08-08 17:35:28/教育

GPT-5来了!

当前,生成式AIGC已然成为开启智能互联时代的核心力量之一。作为代表性技术,ChatGPT一直备受瞩目。

8月7日,OpenAI官方正式推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-5。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GPT-5的智能性能远超公司之前的所有模型,在编码、数学、写作、健康、视觉感知等领域均拥有卓越的性能。

《自然》杂志将GPT-5称为"AI领域的曼哈顿计划"的技术突破,标志着人工智能从"工具助手"进化为"知识伙伴"。可以说,这个能写论文、编代码、做诊断的AI系统,正在重新定义人类与智能的关系。

在发布会上,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·奥尔特曼(Sam Altman)对GPT-5给予了极高评价,将GPT-5定位为通往AGI的重要里程碑。他表示:“在以往历史上任何时期,拥有像GPT-5这样的东西都是不可想象的。”

值得关注的是,发布会上除奥特曼之外的四个人中还有两个华人,并且稳居C位。

一位是Casey Chu,OpenAI资深员工,斯坦福数学硕士,领导GPT-4视觉输入初始原型的开发。

另一位更是重量级:孙之清,95后北大校友,DeepResearch负责人。

为什么要说这位是重量级呢?Casey Chu从2020年4月就入职 OpenAI一位资深员工,至今已有4年时间。他本科在哈维・穆德学院获得数学学士学位,随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计算数学硕士学位。

在加入OpenAI之前,Casey Chu有着丰富的实习和工作经历——他曾在微软、Trading 实习,在哈佛做访问学者,在量化研究领域工作过5年并成为合伙人。他在研究生期间,更是在微软亚研院、旷视科技、Adobe Research、Snap Research、Jump Trading、百度研究院、Nvidia Research 和 Google Brain 等多家知名机构实习,

而孙之清更像是开了挂一样。这位95后的年轻人,去年6月博士还未毕业就加入了 OpenAI,在后训练团队担任研究科学家,并于今年2月顺利从CMU拿到博士学位。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,他已经参与了OpenAI的诸多核心项目,包括 o3/o4-mini、Computer-Use Agent 等,成为DeepResearch 研究负责人之一

他的学术之路可谓是一路闪耀。在北大本科期间,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学术能力。2019年,还在读大四的他以一作身份发表了RotatE,该研究提出了名为RotatE的知识图谱嵌入新方法,能够建模和推断各种关系模式,最终被ICLR接收,如今已被引3231次。大三时,他的一作论文入选了EMNLP2018,毕业时其论文更是入选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5级本科生 “十佳” 优秀毕业论文。

在CMU攻读博士期间,孙之清同样成果丰硕,作为一作发表了不少顶会论文。他被选为2023年数据科学新星,获得微软加速基础模型研究计划赞助的两万美金,以及谷歌NLP博士奖学金。

在加入OpenAI之前,他仅参加了陶哲轩支持的AI数学竞赛AIMO项目,并以个人身份获得了进步奖的二等奖。为了让大模型做IMO级别的竞赛题,他微调了两个 DeepSeek,一个负责生成,一个负责奖励来训练,最终在不公开的50道测试题中成功解决了22道。如此卓越的学术和研究经历,为他在OpenAI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孙之清和Casey Chu的经历,无疑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了榜样。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成就,证明了在科技领域,只要有兴趣、有能力、有机会,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。

这也让我们看到,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养是多么重要。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时代,每一项重大技术突破都可能成为重塑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力量。GPT-5的发布,无疑在这场角逐中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,其对于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。

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青少年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,其科技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。我们也应该从现在做起,重视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培养,为未来科技的发展储备更多优秀人才,也许他就会站在下一场发布会的舞台上。

上一篇:国常会审议通过人工智能+行动意见!为什么要培养未来AI素养人才?

下一篇:乐博乐博:政策领航・科技筑梦 解锁少儿编程全周期成长密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