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“双减”政策落地后,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外学科辅导负担双双减少,特长培训逐渐受到家长和孩子的青睐。诚然,如果从培养兴趣爱好出发,可以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非学科的校外培训,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意愿,让孩子快乐学习。
如今新学期即将开始,有些家长想在学校之外再根据孩子的兴趣,为他们报名参加一些特长班。而得益于智能化、数字化的不断发展,科技素养教育尤其是少儿编程教育进入家长圈的视野。
依据国内权威咨询机构的统计,目前国内少儿编程教育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规模的就有十多家,成熟产品则有数百家!这也给家长们选择造成了极大的困难,今天,我们就换个角度聊一聊孩子的编程教育问题~
1、孩子要不要学习编程教育?
近年来,国家多次出台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文件。早在2017年,国务院就颁布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、逐步推广编程教育、建设人工智能学科。今年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,小米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,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。
编程教育的关注度已经无需多言,但是涉及到孩子要不要深入学习,要回答这个问题,就是要了解“少儿编程教育”的底层逻辑。
通常的认知是,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推出少儿编程以来,影响了全世界的青少年进入编程学习。大多的因素是未来是人工智能的世界,不学习编程教育将会在未来缺乏竞争力。
这些理解固然没有错,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一步,分析一下更为底层的逻辑呢?在我看来,编程教育的底层逻辑是“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养成”——对于分析问题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。讲得通俗一点,就是会让孩子更聪明、更智慧!
举个例子,比如一个会下象棋的孩子一定是一个聪明的孩子!因为你思考一步,人家已经思考下一步、下二步,然后采取有效应对措施......
2、家长该怎样为孩子选编程教育?
其实明白了少儿编程的底层逻辑后,选择哪家少儿编程就清楚了。家长的第一标准大多是“选择一个负责任的机构和老师”。
那就要看这家机构有没有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。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覆盖从基础到进阶的多方面知识,同时结合实践操作,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学习和巩固编程知识。
除了常规的编程语言学习,需要看看课程是否包含机器人编程、游戏设计、软件开发等趣味内容,也是考量的重要方面。这些内容不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,还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。
3、“机器人”还是“写代码”?
如果要纠结孩子学习机器人还是编程好,除了年龄的考量之外,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方向。
首先,从实用性来看,机器人编程课程和编程语言课程各有侧重。机器人编程课程注重硬件知识和编程知识的结合,通过组装、搭建和编写程序来运行机器人。这种课程培养孩子对空间、物理、电机电路等方面的理解,以及如何让机器人按照既定的设计有效运作。
而语言编程课程则更侧重于编程知识的系统化教授,比如通过图形化编程学习编程思维,进而学习更高级的编程语言如Python和C 。这些编程语言的学习涵盖了编程逻辑、算法、语法和结构等方面,让学生探究计算机编程的本质。
对于成熟的程序员来说,每年都会学习新的编程功能、甚至新的编程语言,但是他们由于懂得编程的逻辑框架、底层逻辑思维,很快就会学会一个新的编程语言。甚至一些编程语言也可以用蓝图(非代码)的形式
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,无论是机器人搭建还是语言编程,看似两个方向,其实都有同一个终点。那就是少儿编程的底层逻辑,即让孩子参与的项目突出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养成。如果孩子能够做到分析问题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这样的少儿编程就一定值得学习。